11月21,校党委书记傅德印、副校长王伟利一行在渭源县大安乡调研脱贫攻坚帮扶工作。

傅德印、王伟利一行先后深入大安乡方家庄、邱家川、红堡子、大涝子和大石岔等五个帮扶联系村,分别听取了我校驻村帮扶干部近期工作开展情况、遇到的问题困难和今后工作打算等汇报,前往我校帮扶项目建设现场调研指导工作,并就明年各村产业谋划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傅德印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脱贫攻坚重要指示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问题导向,扎扎实实开展帮扶工作。要紧盯特定贫困群体,精准落实“一户一策”计划,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加大产业帮扶力度,补齐短板弱项,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有力夯实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基础,坚决打赢产业脱贫攻坚战。

傅德印十分关心我校帮扶产业情况,实地查看了即将投产的邱家川村榨油厂和大涝子村马铃薯冷藏库,了解项目进展情况。他指出,合作社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要科学运营和管理好合作社,在包装策划、产品营销等方面加大力度,促进合作社良性运转,尽快产生效益,要充分发挥我校在创意、营销、电子商务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帮助进行品牌建设,拓宽销售渠道。他强调,要加大力度,建设好、运营好在建项目,同时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结合种植、养殖情况,广泛听取村民意见,集思广益,提前谋划,争取政策扶持,找准其它3个村的产业帮扶项目,千方百计实现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在红堡子村和大石岔村,傅德印同乡、村两委有关负责人、驻村工作队队员就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交流。当了解到专业合作社普遍缺乏运营管理人员的情况后,傅德印强调,要加强合作社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建立和完善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等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健全内部运行机制,提高合作社管理水平,下一步我校要利用自身学科和专业优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拿出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与渭源县政府联合培养合作社财务管理和运营人员,为合作社的发展打好基础,可以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并向全省推广,为我省的脱贫攻坚事业贡献力量。傅德印还强调,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我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要围绕脱贫攻坚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组织相关学科领域的科研团队深入扶贫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推动设立研究课题,加强对策研究,帮助贫困地区把脉开方,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扶贫开发理论研究成果,为地方党委、政府制定发展规划及提供意见和建议。

调研期间,傅德印走进所帮扶的方家庄村贫困户家中,与大家促膝谈心,了解他们最近生产生活状况,认真核查一户一策落实情况,及时掌握贫困户面临的问题和诉求。傅德印还代表学校分别看望了我校驻村帮扶干部,面对面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身体、家庭等情况,并为他们送去了慰问品,对驻村帮扶干部在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中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勉励驻村帮扶干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积极协调推动符合当地实际的脱贫致富项目落地。
学校帮扶办相关同志参加调研。